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fā)生后,經過全國人民共同努力,目前國內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這場舉國抗疫的人民戰(zhàn)爭從開始到現在已歷時兩個月左右的時間,身歷其中的中國公民都深切感受到了一種令人振奮的精氣神充滿全社會、貫穿全過程,讓你我他中的每一個中國人在深受其濡染、備受其鼓舞中融入其中再外化為自身具體的抗疫行動,從而匯聚起人民抗疫的磅礴偉力。這種精氣神就是中國人民在這場抗疫戰(zhàn)中體現出的不畏艱險、奮力沖鋒、英勇頑強、用生命守護生命的時代精神,其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為濃烈底色,又使中華民族精神中的偉大創(chuàng)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的優(yōu)秀特質在此次人民抗疫戰(zhàn)中更加光耀地展揚出來,使中國民眾在熾熱深沉的愛國主義情感中于心靈深處深化和升華了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認知,極大提升了愛國主義的思想境界。
精準施策彰顯偉大創(chuàng)造精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fā)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在此之前,我國雖然成功應對過非典疫情,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恰逢春節(jié)期間爆發(fā),春運期間人員流動頻繁、人群密集、疫情復雜,使其防控難度遠超非典,在新中國歷史上應對這樣一次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還是第一次,國際上也沒有在十幾億人口大國應對傳染病疫情的現成經驗可供借鑒,這是一場大考。如何應對這場大考則考驗中華民族在面對危機時的創(chuàng)造力和行動力。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指揮,精準施策,采用“四個集中”即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共克時艱;全國各地建立聯防聯控機制,16個省市支援武漢以外地市形成“一省包一市”對口支援關系,武漢實施封城最大限度減小疫情擴散風險;基層社區(qū)建立群防群治機制,社區(qū)工作者日夜鏖戰(zhàn)抗疫前線,號召普通民眾居家抗疫,減少人員流動感染風險;為進一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做到“應檢盡檢,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火神山、雷神山醫(yī)院迅速建成,十幾座方艙醫(yī)院投入使用。“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疫情防控是一項系統工程,通過黨中央強大組織能力形成全國上下一盤棋,充分發(fā)揮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打響了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人民戰(zhàn)爭。事實證明,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各級政府的措施果敢、務實、有效,體現出疫情防控中的全面性、系統性、長遠性。在兼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實施后確診病例迅速遞減,為保障社會的平穩(wěn)運行實行有序復工復產,以實現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目標任務的雙勝利。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激發(fā)了中華民族偉大的創(chuàng)造精神,而創(chuàng)造精神助力疫情防控的中國智慧催生出中國方案。正是依托于中華民族偉大的創(chuàng)造精神,中國不僅自己控制了疫情蔓延,也為全球提供了流行傳染病防控的典范案例。在抗疫取得積極成果的同時,中國分享經驗、捐贈物資、派出醫(yī)療隊,力所能及地為其他國家抗擊疫情提供幫助,在國際戰(zhàn)“疫”中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受到包括世衛(wèi)組織在內的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
迎難而上折射偉大奮斗精神。近代以來,中國遭遇了數千年來未有之大變局,內憂不斷,外患頻仍,為了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近代國人在磨難中探索了一個又一個的救國方案,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救國熱潮。中國近現代史的主流和本質就是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和人民群眾為救亡圖存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英勇奮斗、艱苦探索的歷史。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動人詩句,孫中山“振興中華”與嚴復“救亡”的響亮口號,無不飽含著中國人濃重而深切的家國情懷。1921年成立的中國共產黨開始了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探索,經過無數艱難險阻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開啟了中國革命嶄新的歷史局面,經歷二十八年浴血奮戰(zhàn)建立了新中國。中華民族在無數次磨難考驗中艱難前行、又在應對一次又一次災難的偉大斗爭中奮起,終于贏得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是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抗疫更是中華民族面對磨難時的一次偉大斗爭。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黨帶領中國人民亮劍而上。黨中央一聲號令,廣大黨員、領導干部不怕犧牲、主動請纓,馳援武漢、奔赴一線,白衣戰(zhàn)士冒險逆行、精銳出戰(zhàn)。出色的中國速度、中國力度充分展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和強大的組織動員力,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大國擔當。疫情防控阻擊歷程充滿風險和挑戰(zhàn),各條戰(zhàn)線英勇奮戰(zhàn)是中華民族面對危難時奮斗的時代寫照,是中華民族偉大奮斗精神在新時代的生動詮釋。中華民族偉大奮斗精神是中國人民在此次抗疫戰(zhàn)中“驚濤駭浪從容渡、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動力。這場人民抗疫戰(zhàn)豐富了中華民族在磨難中奮起、在苦難中輝煌的偉大奮斗精神的內涵,淬煉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民族氣質,鼓舞和激勵中國民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的征途上“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不斷創(chuàng)造屬于中華民族的新輝煌。
凝心聚力高揚偉大團結精神。人民抗疫鮮明凸顯出中華民族團結的強大凝聚力,深化和升華了中國民眾對于偉大團結精神的認知。疫情發(fā)生后,武漢封城,全國人民支援湖北戰(zhàn)“疫”,醫(yī)護與生活物資緊急調配湖北,醫(yī)護人員不顧感染風險毅然決然奔向抗疫戰(zhàn)場,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有車市民在疫情最嚴重時刻主動充當接送醫(yī)護人員上下班的臨時司機,社區(qū)志愿者在各個小區(qū)守護老百姓生命安全,外賣小哥為減少人們外出降低感染風險讓自己多跑路無接觸送達生活用品,青年們勇敢地擔起肩上的責任,中國青年用自己的時代擔當書寫了最美的青春故事。全國人民用中國心共鑄中國魂,身處各地的每一個中國人都以強烈的大局意識將自身個體融入到舉國抗疫的宏大主題敘事中,14億中國人用史詩般的眾志成城應對疫情,在抗疫戰(zhàn)中勠力同心風雨同舟共同戰(zhàn)斗,凝聚起疫情防控的無窮偉力,這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團結精神在新時代的薪火相傳。中國人民以偉大的團結精神構筑起鋼鐵長城,保證在抗疫戰(zhàn)中打主動仗、打硬仗、打勝仗,彰顯中國力量和中國風范,以中華民族偉大的團結精神捍衛(wèi)了五星紅旗的自豪和榮耀。
自信堅定夯實偉大夢想精神。自1840年進入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心懷偉大夢想的中華民族至今已經為此拼搏了180年。一代代中國人披荊斬棘不懈奮斗,使今天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是中華民族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的一次大戰(zhàn)和大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抗疫從容有度,在極短的時間內控制了疫情蔓延態(tài)勢,以能拼善贏的精神和無堅不摧的意志度過了難關,充分展現了中華兒女心向偉大夢想的堅毅與豪邁。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程度在抗疫戰(zhàn)中得到檢驗,極大地提升了中國人民的安全感、自豪感和幸福感,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底氣。在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歷程中,中國民眾更加堅定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而在抗疫中所彰顯出的中國底氣和能力以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所蘊含的巨大潛力與能量,也讓新時代的中國民眾認識到了中華民族沒有戰(zhàn)勝不了的艱難險阻,激勵著中華兒女繼續(xù)發(fā)揚偉大夢想精神,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綿延五千年,流淌在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孕育和滋養(yǎng)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中國抗疫歷程帶給人們愛黨和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正能量洗禮,在偉大創(chuàng)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和偉大夢想精神層面深化和升華了中國民眾對于中華民族精神的認知,提升了愛國主義的思想境界,中國人民在此次抗疫戰(zhàn)中所體現出的時代精神也更加絢爛和厚重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的鮮亮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