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社會 > 【幸?;ㄩ_新邊疆】庭院種出小頭蒜,五三村脫貧致富奔小康

手機版百姓熱線
空白

【幸?;ㄩ_新邊疆】庭院種出小頭蒜,五三村脫貧致富奔小康

2020年08月12日 21:39

圖為內(nèi)蒙古興安盟突泉縣太平鄉(xiāng)五三村一農(nóng)戶家中的菜園。(段星宇攝影)

興安盟突泉縣太平鄉(xiāng)五三村庭院種植大蒜的歷史已有30余年。村民利用當?shù)氐锰飒毢竦耐寥罈l件以及歷代積累的豐富種植經(jīng)驗,不斷壯大五三村的紫皮蒜種植規(guī)模。

如今,紫皮蒜種植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成為村里庭院經(jīng)濟的主導產(chǎn)業(yè),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靠種植紫皮蒜走上了致富路。

圖為農(nóng)戶正在整理編好的蒜辮。(皇甫萬里 攝影)

太平鄉(xiāng)黨委書記楊寶田介紹:“庭院里種植紫皮大蒜實現(xiàn)了‘一年忙半年,半年兩份錢’,勞動強度不高,效益還好,特別適合勞動能力差的老人和貧困群眾?!?/p>

如今的五三村200多畝庭院地大約能產(chǎn)400萬頭大蒜,每畝地收入1萬多元。農(nóng)戶人均增收5000元。五三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9戶56人,現(xiàn)已全部脫貧。

圖為村民許賀春笑著捧起自家的紫皮蒜。(皇甫萬里 攝影)

在66歲的許賀春家院子里,堆著很多編成辮子的紫皮蒜,一根蒜辮編了一百頭蒜。他指著自己院子里的菜地跟記者算了一筆致富帳:“在我家的地里,春天種上蒜先能收獲一茬蒜苔,然后收獲紫皮蒜,再種一茬大白菜。一畝地產(chǎn)蒜2萬頭左右,每頭5毛錢,能賣1萬元;畝產(chǎn)蒜苔400斤左右,每斤5元,收入2000元; 白菜可以收2萬斤左右,每斤2毛錢,收入4000元。總共毛收入1.6萬元,除去成本,純收入能達到1萬以上?!?/p>

圖為村民王金霞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皇甫萬里 攝影)

67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王金霞提起政府對她的幫助一直在說“他們是我最最最感激的人,要是沒有他們,就沒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p>

2011年王金霞的丈夫因病去世,給原本經(jīng)濟狀況就不好的家庭雪上加霜。2015年幫扶單位、幫扶干部開始幫助她發(fā)展庭院種植:“許賀春是村里的農(nóng)技推廣員,他經(jīng)常來我家地里講紫皮蒜種植技術(shù),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還幫我種。紫皮大蒜成了我家脫貧的‘紫富美’?!?/p>

王金霞家干凈利落的小院子(吳楠 攝影)

雖然,王金霞的農(nóng)家小院只有一畝地,但依舊打理的干干凈凈,莊稼地更是整齊劃一。她自豪的提起自家地里的紫皮蒜:“別看這園子沒多大,但是每年給我?guī)淼氖找婵刹恍?,除了自家吃的菜,我都種紫皮蒜?!?/p>

[ 本作品中使用的圖片等內(nèi)容,如涉及版權(quán),請致電。確認后將第一時間刪除。聯(lián)系電話:0433—8157607。]

延邊信息港 / 延邊廣電客戶端
標簽: 紫皮  五三村  種植  王金霞  攝影 

信息廣場

登錄天池云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