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吉林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田龍彬

手機版百姓熱線
空白

吉林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田龍彬

2021年07月27日 10:24

自2016年3月擔任琿春市民族宗教局局長以來,作為一名領導干部,田龍彬同志以嚴謹求實、勤奮刻苦、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態(tài)度完成了組織和上級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作為一名黨員,在政治理論學習、聯系基層群眾和遵紀知法守法等各方面都較好地發(fā)揮著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時時刻刻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扎實的工作作風處世為人。在他的帶領下,琿春市在2016年12月被國家民委評為第四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活動示范單位”,琿春市民宗局連續(xù)五年(2015-2019)獲得全省民委(宗教局)系統(tǒng)信息宣傳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一、抓黨建、打基礎,保持共產黨員本色

按照市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安排部署,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認真做好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不斷增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一是堅持集中學習。在組織集中學習研討的基礎上,要求加強自學,認真記好學習筆記,撰寫心得體會。二是認真抓好省委巡視整改落實。針對省委第三巡視組巡視反饋的問題,進一步完善了相關工作制度、治理宗教私設聚會點方案,健全了宗教教職人員出國(出境)數據庫。三是扎實做好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在支部聯建主題黨日活動中,帶領15名機關干部與包保村6戶貧困戶簽訂了價值3600元的“貧困戶庭院經濟作物預售合同”,鼓勵他們自立、自強,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逐步改善生活狀況。

二、抓載體、定措施,促進全市民族團結

一是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七進”活動。堅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動員各族群眾廣泛參與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qū)、進村屯、進企業(yè)、進軍營、進宗教場所”活動,形成各族群眾感情相融、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良好社會環(huán)境。二是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月”集中宣傳活動。啟動以“創(chuàng)建國家民族團結進步城市,建設民族和諧幸?,q春”為主題的民族團結進步暨朝鮮語言文字日宣傳月活動,動員和吸引各部門單位及社會各界懸掛道旗、宣傳欄、LED顯示屏,張掛橫幅、標語,合力為爭創(chuàng)“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市”營造了良好氛圍。三是深入宣傳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典型。不斷強化宣傳深度,《吉林日報》《延邊晨報》多次整版刊發(fā)我市民族團結典型人物事跡和民族團結工作紀實,省民委權威期刊《北方民族》深度報道了我市2016年獲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活動示范單位”以來民族宗教工作所取得的豐碩成果。2019年5月,表彰了近五年來在全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中作出突出貢獻的30個模范集體和50名模范個人;為加強可視化創(chuàng)建氛圍,投入專項資金用于在高速出入口和市內主要街路、防川景區(qū)設置了大型民族團結進步擎天柱和宣傳牌,在《圖們江報》開設專欄、微信朋友圈宣傳推廣和拍攝《我們和國旗在一起》視頻宣傳片,集中展現了琿春市各族群眾民族大團結的良好風貌,最終視頻宣傳片成功于70周年國慶期間在人民網視頻播發(fā);成功舉辦延邊州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會和琿春2019年民族團結進步暨朝鮮語言文字宣傳月”活動,向省州重點推薦了近五年來為琿春市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工作作出巨大貢獻的重大典型集體5個、典型個人5名,《民族畫報》《吉林日報》《北方民族》《延邊晨報》等國家、省州級媒體多次專欄報道了琿春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取得的豐碩成果。通過全市上下各族干部群眾的不懈努力,在9月27日北京召開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琿春市人民政府被國務院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

三、抓項目,爭專項,推動民族經濟發(fā)展

根據年度扶貧攻堅工作任務,田龍彬同志多次前往省、州民委,多方爭取扶持資金,2016-至今,共爭取少數民族發(fā)展資金(興邊富民行動)7466.5萬元,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提高鄉(xiāng)村形象與知名度、帶動旅游、拓寬就業(yè)渠道、加快特色產業(yè)的發(fā)展,實現生態(tài)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tǒng)一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申報5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防川村、孟嶺村、密江村、圈河村、玻璃洞村),共投入資金850萬元。

四、抓主體、重管理,提升依法管理水平

積極引導宗教與和諧社會主義相適應,切實維護宗教領域的和諧穩(wěn)定。高度重視意識形態(tài)工作,始終堅持把意識形態(tài)工作作為一項長期重要政治任務來抓,組織成立了民宗局意識形態(tài)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宗教領域重點工作,協調解決出現的困難和問題,通過有針對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使全體干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強化“四個意識”,樹立“四個自信”。組織全市28個宗教活動場所負責人及教職人員開展了宗教政策法規(guī)專題培訓,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新修訂《宗教事務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解讀進行了詳細解讀,詳細檢查了市區(qū)15家清真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是否懸掛清真標識、負責人是否是具有清真飲食習慣的少數民族、肉品食材是否清真、食品采購與貯存、加工制作、清洗消毒等情況,并及時公布了檢查結果,確保了宗教界和諧穩(wěn)定。

[ 本作品中使用的圖片等內容,如涉及版權,請致電。確認后將第一時間刪除。聯系電話:0433—8157607。]

延邊信息港 / 延邊廣電客戶端
標簽: 民族團結  進步  工作  琿春市  宗教 

信息廣場

登錄天池云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