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往知來,學史奮進。
初心信仰在一次次深學細悟中砥礪,紅色基因在一場場黨史宣講中傳承,為民情懷在一項項民生實事中彰顯……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突出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全州上下高度重視、組織有序、扎實推進,高標準高質量完成黨史學習教育各項任務,凝聚起真抓實干、勇毅前行的強大動力。
以上率下高位推動
真理力量跨越時空。中國共產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在百年征程中歷久彌新,為我們提供豐厚滋養(yǎng)。我州深刻領會黨史學習教育重大意義,提高政治站位,迅速動員部署,健全完善機制,確保黨史學習教育有力有序有效開展。
從領導機關抓起,從領導干部做起。去年3月10日,我州召開黨史學習教育部署會議,對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進行安排落實。省委常委、州委書記田錦塵出席會議并強調,要充分認識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上來;牢牢把握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任務,以昂揚姿態(tài)奮力書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延邊新篇章。全州各級黨組織積極響應,迅速啟動黨史學習教育。州委成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制定《全州黨史學習教育實施工作方案》,州縣兩級組建68個巡回指導組,總結梳理了一大批基層好經驗好做法,為各級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示范和借鑒。州委常委班子率先開展為期45天的讀書班活動,召開州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集體參觀紅色歷史展陳、瞻仰革命烈士紀念碑、重溫入黨誓詞,所有常委同志交流學習體會。州委常委同志分別到所在基層黨支部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專題組織生活會,查找差距不足,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各縣(市)各部門領導班子帶頭抓學習、抓落實,形成一級帶著一級學的學習之風。
為讓黨史學習教育更接地氣、更有活力,我州組建州縣兩級宣講團,把課堂開設到社區(qū)廣場、田間地頭、農家院落,全州共開展宣講8000多場次,受眾60多萬人次。
同時,充分運用各類宣傳載體,廣泛宣傳黨史學習教育內容。開展了“永遠跟黨走”主題宣傳系列活動,州直主要媒體開設“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尋找初心印記”等專欄16個。開展重點文藝作品主題創(chuàng)作,把創(chuàng)作和展演黨史題材文藝作品作為增強黨史學習教育感染力和實效性的重要手段,以優(yōu)秀文藝作品展示黨的百年光輝歷程、巨大成就和寶貴經驗。推出一批富有時代氣息的黨史題材文藝作品和融媒體產品,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公益廣告融入景觀亮化,覆蓋街巷小區(qū),增進廣大群眾的認知認同。
用好資源打造亮點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我州堅持區(qū)域特色,打造延邊亮點,既注重學習借鑒以往學習教育的經驗做法,也注重結合邊疆民族地區(qū)實際開拓創(chuàng)新,形成具有延邊特色的典型做法,彰顯黨史學習教育成效。
我州全面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線上知識測試,以考促學,黨員干部示范引導,主動帶動周邊群眾一起學黨史、悟思想,把黨史學習教育延伸至社會各階層。辦好社會思政“大課堂”,在全社會營造學黨史、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濃厚氛圍。
紅色資源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我州突出紅色資源宣傳教育功能,提煉形成“三紅兩地一前沿”的延邊紅色地標,彰顯了我州深厚的紅色資源和歷史文化底蘊,進一步擦亮了延邊紅色品牌,對于進一步把我州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不斷豐富黨史學習教育載體、提升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我州突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個離不開”“五大認同”的思想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fā)展,各族人民群眾深切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黨的民族政策帶來的豐碩成果,進一步增強了對黨和國家的認同感、榮譽感。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我州突出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把百年黨史作為學習課程的重要內容,將黨史學習納入各類團員青年培訓主題班次和中學團校培訓內容,開展“黨史故事周周講”“學生講黨史英雄故事”等活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黨史、講黨史的活動中,引導青少年擰緊人生的“總開關”,扣好人生第一??圩樱M一步激發(fā)了廣大師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熱情,堅定了永遠跟黨走的信念。
以學促干砥礪前行
全州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堅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飽滿的政治熱情投身到黨史學習教育中,全州各級領導班子政治建設、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等方面水平進一步提升,更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廣大黨員干部精氣神進一步提振,黨史學習教育成效在各項工作中顯現(xiàn),為延邊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我州堅持問需于民辦實事、服務于民解愁難,努力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轉化為增進民生福祉、加快高質量發(fā)展的扎實成效,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果惠及各族群眾,就業(yè)、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安全等公共服務水平和質量全面提高,共確立實事項目5539項,現(xiàn)已全部完成。開工建設8個農村供水保障項目,為群眾節(jié)省醫(yī)藥費3000余萬元,調解糾紛290件,聚焦服務“一老一小”、生活困難群眾、英烈子女、農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等方面,針對性地確定391項實事項目,出臺48個惠民利民政策,受益群眾達27萬人。延吉市投入1040萬元,為4萬名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提供健康體檢服務。州民政局投入269萬元,建成5個農村居家養(yǎng)老服務大院和1個城市居家養(yǎng)老服務中心,將2個養(yǎng)老院、9個社區(qū)居家養(yǎng)老服務中心列入省級“文養(yǎng)結合”試點,養(yǎng)老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州教育局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學生營養(yǎng)改善計劃,2.7萬名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學生有了堂食營養(yǎng)餐。各級領導干部深入聯(lián)系點4836次,解決基層實際問題3108件,副縣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推動解決突出問題679件。5198個黨組織成立黨員突擊隊,各領域黨員認領兌現(xiàn)“微心愿”2.8萬余件。聯(lián)建共建有序推動,在城鎮(zhèn)建立194個區(qū)域化“城市黨建聯(lián)盟”,2.3萬余名在職黨員進社區(qū)精準服務居民群眾。在農村開展村黨組織“六聯(lián)共建”活動,組建92個“中心村”黨委,推動870個村黨組織開展聯(lián)建共建,鄉(xiāng)村振興合力有效凝聚。將全州劃分為5201個城鄉(xiāng)網格,全面推行城市“一格三長”,農村“網格長+村民代表”制度,及時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
歷史照亮未來,奮斗成就偉業(yè)。今年是延邊建州70周年,又將迎來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州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源源不斷轉化為開拓奮進的勇氣和力量,扛起新的使命擔當,不斷豐富延邊現(xiàn)代化建設新內涵,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在新的趕考路上贏得更大榮光。